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摄影记者 邹斌
海报制作 彭植
通讯员 邹复新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在武汉市七一中学英语老师张茜看来,教书育人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导学生。从教以来,张茜一直潜心教学,积极努力学习,不断夯实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注重细节,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同学们说她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眼里从不扫兴的“大姐姐”。
一次周二上午第五节课,本该是在上英语课的教室,却空无一人,学生们在操场自由活动,享受春日大好的阳光。原来,该班李同学曾在学期初向张老师许愿:期中考试总分将达到A+,如果目标达成,许愿全班在室外上英语课。后来,该生在学期中目标如期达成。于是便有了这一幕。
张茜介绍,她在班上建立了许愿机制,即每学期初和学期中接受学生许愿,学生许愿的同时必须附上自己对达成目标的详细计划。“这大大激励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从被动式应付到主动学习的重大转变。”张茜的一名同事说。
坚持因材施教是张茜一直以来深受学生们欢迎的原因之一。教学过程中,她会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实际情况,分层分类针对性开展教育。“我孩子近期学习动力非常足,成绩跟上学期相比有明显进步。”李同学的家长曾在群里分享自己的喜悦,这得益于张老师开展的家长职业日活动。为了帮助班上自驱力不强的同学进步,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张老师在班级开展家长职业日活动,通过“家长讲+老师盯+学生悟”的方式,帮助学习迷茫的学生更好进行规划,助力学生更好备考。
“虽然当时张老师只教我们英语这一门课,但其实更像大家长一样照顾着我们,特别像是家里的姐姐。”目前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吴亦菲是张茜带的2018届毕业生。让她印象最深的是,英语课上练习题做全对的同学要站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讲解。
“做对不代表能完全理解整个题目,所以每次上去之前,我总会通过查词典把自己也不确定的地方彻底弄明白,才能有底气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更多的词汇,同学们也可以大胆地对我的答案提出自己的质疑,形成了促进。”吴亦菲说,除此之外,张老师还会注意同学们的学习状态,当有同学成绩出现不寻常的波动时,她会站在平等高度上与大家进行对话,了解原因。“大家对张老师的评价就是:对每一个学生都平易近人,绝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但也绝不放纵。”她说。
“张老师是我们人生的领路人。这个引导,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包容保护,也是在恰当的时候从不扫兴。作为张老师的学生,我以及我曾经的朋友们在被保护得很好的情况下度过了一段非常温馨、值得回忆、干净无瑕的学生时代。”现就读于悉尼大学的2020届毕业生贺小满说。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