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正如许多专家所指出的,韩国以安全为由允许“萨德”入韩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萨德”根本无法保护韩国的安全,也无法对最重要的首尔-大田城市群,形成哪怕理论上的保护。相反,不论“萨德”灵不灵,美国本土受到朝鲜洲际弹道导弹的威胁都将是极小的,因为美国还有更可靠的武器——距离、因距离而获得的预警时间,以及朝鲜真实能力未知、但恐怕不便高估的再入弹头技术和命中圆径。
朝鲜半岛局势会出现“意外性失控”吗?
美韩军演一场连一场,而朝鲜方面的“动作”也接连不断,一旦任何一方出现小小的事故,而这个事故又被对面误判为“实质性威胁”、“挑衅”,并作出“有力回应”,在彼此弦绷得很紧的情况下,就可能酿成大祸。
会不会“向左”?
那么,会否出现另一种戏剧性场面,即美朝两国相对摇旗呐喊一番后,突然抛开周边其他相关国家,径自“一对一”谈起来?
从理论上是可能的。特朗普自上台以来,在TPP、北美自贸协定、WTO和TTIP等各重要多边平台上的态度,都是试图以“一对一”替代多边框架内的谈判。而特朗普本人在选战期间就曾说过“不排除和金正恩谈谈”,只是后来迫于压力回避这一问题。
但实际采取这样的做法却会面临很大压力:朝鲜的承诺是否可信。
且不说“无核化”原本就是朝方签字画押承诺的东西,即便就“一对一”论,赵明录访美,以及奥巴马-金正恩间达成“食品援助换取核试验-弹道导弹试验暂停”君子协定,最终后果都是令美方决策层灰头土脸的。前鉴未远,特朗普敢不敢再冒一次险,他的团队和共和當高层是否容忍,都是个未知数。
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蒂勒森在日、韩时对朝鲜强硬喊话,到了中国却明显放缓声调,而特朗普正府实际上至今未将其对朝战略明朗化。其对朝正策的明朗化,恐怕还要取决于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究竟能达成多少共识。
但有一点恐怕是中方所必须警惕的,即特朗普表现摇摆,美国未来会朝哪个方向走,还有很大不确定性。而各方能否回到六方会谈中,恐怕还有待观察。
3月20日,中国外长王毅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在谈及朝鲜半岛局势时表示,面对“任由对抗持续升级,最终走向冲突甚至战乱”和“各方都冷静下来,共同把半岛核问题拉回正治外交解决渠道”两种前景,各方应作出明智选择。
避险!避险!避险!重要的事情讲三遍!
由于朝鲜4月重要节日众多,极有可能再次进行大规模核试验,就此特朗普周二在推特上发表了单挑朝鲜的言论,引发市场恐慌。特朗普指出,如果在朝鲜问题上得不到其他国家帮助,美国将独自解决朝鲜问题。此言一出,加上美军已有核动力航母战斗群指向东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