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艳说,很多海外陪读的妈妈因为生活太无聊单调,又找不上合适的工作,后来就会过上酗酒放纵的生活,去华人密集的酒吧打发时间,有的后来甚至发展到做起了洗脚妹这种工作,而身在国内的丈夫一般不得而知。小梅表示,陪读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她反对盲目的陪读。“盲目的陪读,影响了家长的事业和正常生活不说,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初衷恐怕也难以实现。”她认为,家长一厢情愿地陪读,付出了高成本,但不见得能得到他们期待的回报。相反,过度依赖性的陪读会给孩子带来诸多不良的心理阴影,如依赖性强、缺乏自信、独立性差、社会适应不良等,甚至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逆反情绪。久而久之,陪读就成了孩子的枷锁。当家长的主动陪读行为给子女带来负面影响时,家长们应该去反思陪读“度”的问题。
有一位陪读妈妈的自述:陪读妈妈生理需要为了满足儿子却不顾及后果的严重性
我是一名曾经的美国陪读妈妈,经历了在美国找中学,申请中学,帮孩子适应中学生活和申请美国大学的各个阶段。
每次在微信上、网上看到很多家长孩子对留学美国中学既向往,又举棋不定,不知道孩子是否应该去美国读中学、什么时候去更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中学、孩子会遇到什么困难、成绩对申请大学有多重要、怎样准备美国大学申请……于是我萌生了把自己这几年的对美国中学教育的了解,以及我和孩子的亲身经历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各位有疑惑的家长和孩子一些参考
陪读不陪读不知道,以前看过几个新闻,一个是初中生和妈妈那个被发现后两个跳河了,一个是山西的女教师,一家人那个结果被偷拍了,虽然新闻报道的少,但也说明这种事在中国也是存在的,只是没被曝光而已,就像偷东西一样,偷的人多,但被抓到的人少,就算母子那个被家人发现,这种丑事也是私底下解决,不会水旜去。
陪读妈妈要戴套陪读妈妈口述为了儿子献出身体满足儿子的经历
为了寻找更好教育,很多中产阶层的家长将孩子送出国,又为了照顾低龄出国的孩子,其中多数妈妈变身为陪读家长。
在温哥华,陪读妈妈是一个群体,是一种现象,是一种中国人都能理解、外国人无法接受的生活状态。问起移民的原因,大多数中国家庭最主要是考虑到孩子的教育。但是,移民之后能否在移民国找到合适的工作、找到生意上的机会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纠结之中,很多家庭选择了妈妈陪孩子到国外读书,爸爸留守国内继续挣钱的中国式移民的生活方式。
不要以为这是一种非常“骑墙”的选择,能占尽两个国家的好处,其实对一部分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纠结并无奈的选择。“有钱人都移民了”,这是一种推论或假想,但“移民出来的不全是有钱人”却是一个事实,尤其对技术类移民。这部分人开始考虑孩子教育问题、或为孩子正经历的教育而焦虑的时候都已经30多岁,更多是人到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