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公公还喜欢把玉米须煮水喝,别小看玉米须,经常饮用有一定的减肥功效,在中医学中,认为玉米须有利水消肿、凉血、泻热、祛除体内湿热之气、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等功效呢。

  早上8点,婆婆就要到市场去,卖的好两车下午三点就可以回了,有的时候要6点才能回,回到家,倒出一大堆卖玉米的钱,想整理一下,可是坐在那就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我做好饭菜,叫她起来吃饭,她已经疲倦的不想吃了。由衷的感觉到他们的不易,即便是忙碌了一天,也不说累,看着自己劳动了一天的成就,会觉得非常欣慰。他们就是这样,一生都在操心劳碌,一切幸福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这也时刻影响着我们前行,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果真如此,劳动是辛苦的,收获却是甜蜜的

  篇三:我和姐在玉米地里小说 玉米地里的大战 玉米地里男女那点事

  每年国庆期间,是家乡玉米丰收的季节。而今,离开家乡十余载,即使回乡恰遇玉米丰收的时节,却不能再现儿时的丰收景象,只剩时时冲击耳膜的机器轰鸣声。以往种种浮现在眼前,我不禁泪涔涔了。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黄河入海口,既有肥沃的土地,也有贫瘠的盐碱地。勤劳的农民因地制宜,在盐碱地种植耐旱涝的棉花,在肥沃的土地种植玉米小麦。田间地头家家户户种着绿豆、大豆、高粱和谷子等多种农作物。玉米是种植最广泛的秋收作物。

  我们小时候有半月左右的秋假,也是孩子们最不喜欢的假日,不仅有许多的作业,还要帮父母干些许的农活。这是一个忙碌的假日,白天去地里干活,晚上回来写作业,每天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充实又辛苦。于并不擅长农活的我来说,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略带凉意的清晨,东方的太阳睡眼朦胧,露水调皮地打湿我们的鞋袜,我们姊妹几个被父亲磨‘’抓子‘’(一种砍玉米杆的农具)地声音叫醒,我们陆续起床,用凉水打湿惺忪的睡眼,公鸡不失时机地叫上几声,我们知道一会儿就该出发了。

  等我们匆匆吃过早饭,父亲已经套好了牛车,母亲已经收拾好所需的农具,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牛车不慌不忙地碾压在成熟疏松的土地上,车辙偶尔发出吱吱地呻吟,路边的小花野草无声地欢迎我们,空中处处飘荡着成熟玉米和无名野果的清香。远处的天空渐渐散发出绚烂的光芒,我们几个喜欢躺在牛车上看天空行走的云,世界的一切仿佛都变慢了。

  小时候总是惊叹父母能在大片田地中找到自家田地,后来才明白这是农人的本能,我们是因为来的少所有总是印象模糊,记忆中玉米播种没多久就要收获,而玉米却经历了一生的春夏秋冬。横看也好竖看也罢,总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深绿,我们陷入一片绿色的海洋里了。

  我们几个孩子还没适应这绿意,父母已砍倒几行玉米,向更深更绿的地方去了,玉米杆仿佛听懂父母的手语,并排倒下。我们把砍倒的玉米从玉米杆上一个个掰下来,掰玉米的速度永远追不上父母的脚步,没一会,腰开始酸了,背也开始疼了,汗也从额头慢慢渗出。抬头一看父母早已消失在玉米地里。小半天功夫,小手上磨起了透明的小泡,赶紧跑到父母身边,给他们看,无非想得到几句赞扬。

  感觉好长时间过去了,父母怎么不知道累呢,怎么还不让休息休息?我们的速度越来越慢了,都不知道走到田地的什么位置了,放眼望去,仍是一片绿。父亲突然从我们背后出现拿着几个苹果和月饼,我们兴奋地大叫,终于可以休息了。

  劳动的时光总是过得很慢,我们总是问父母,砍了几亩玉米地了,父母的回答总是让我们感觉一亩地好大好大。大日头爬上我们头顶,我们把玉米装进编织袋,然后搬到牛车上,准备回家。我们几个趴在装满玉米的高高的牛车上,随着牛车的晃动,伴随着身体的劳累和暖热的阳光,昏昏欲睡。不禁感叹劳动的辛苦和读书的惬意。

  还有好多的玉米没有掰完,什么时候才能全部掰完,然而时光总是在我们的发愁中快速地溜过,几天过后,已是满院的金黄。父母黝黑的脸庞透出丰收的喜悦,我们的学费有着落了。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