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机二
为何笔会朝希望的方向挪动?女性更易受心理暗示
在张医生和小叶的演示中,纸上出现一堆乱圈,张医生“请仙”并未成功。难道是心不诚则不灵吗?张医生回答:“某些人会因游戏受到心理暗示。”
“笔仙”会暗示我们什么?这种心理暗示对游戏者产生怎样影响?
张医生接待的来访者中,有因玩“笔仙”引发好奇、不解、恐惧,以至于欲罢不能、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的案例。
“起初小叶并不相信所谓的‘笔仙’,出于好奇玩过几次后,发现结果非常准。
此后,她遇到什么事都想先问‘笔仙’。结果越不好就越想算,越算越害怕,害怕到不敢出门、不敢上网、不敢打电话的地步。”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正认为,如果游戏者是正常人,不排除两种类型的心理暗示。第一种是被赋予了暗示性人格特征的人易受到影响,因为此类人对周围人和事非常关注,不难发现,求仙者以女性居多。女性特征决定了其更容易受到暗示。第二种是在特定环境中的某些人会由于意识范围缩小、精神高度集中而产生违拗症状。即意识会向相反方面运动,比如身体不让动时,意识上会强烈地想动。为何会执着地认为只要“笔仙”第一次灵验,就几乎能次次显灵?张医生解释说:“越是为了验证什么,自我暗示作用就会越加强。打个比喻,当你刚开始学骑自行车,你暗示自己不要撞到障碍物,可你注意力越集中,车就越发不听使唤地往墙根儿走。”原来身体的目标行为是在感人(通常为视觉)引导下大脑发出指令,肢体或躯干完成,日常生活的许多动作因习惯变成了下意识动作,即不需要过多思考。
玄机三
“请仙”效果为何不同?某些求问者处于半催眠状态
古老灵学史盛行于19世纪初的北京、上海等,“请仙”其实是一种中国形式的招魂术,早在五四期间,鲁迅曾斥责过上海一帮玩“笔仙”的人。个人思想追求、价值观等问题都促成相信“请仙”。郭正谊教授指出,那些更为敏感的人即使暗示少,身体也会晃动得更厉害,念咒后,他们会处于半催眠状态。人在似睡非睡时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因此医学上认定催眠可以治病,但在心理学上,催眠会使人进入对自己希望事情的自我迷茫和陶醉中。
“笔仙”、“碟仙”的真面目已经被解开,然而,相信迷信的人数却依然让记者触目惊心
那么,玩笔仙的禁忌和方法分别是什么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1、准备一支铅笔和一张大一点的白纸。
2、将白纸横放,在纸的正上方的中间位置,用铅笔横和写上“唐”“宋”“元”“明”“清”五个字(字间留一定空隙);然后在纸张的上半部分左侧,竖着写上“是”“否”,在纸张上半部分右侧(与左侧相对的位置)竖着写“男”“女”;将纸张下半部分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按普通书写顺序写少年宫阿拉伯数字,可耕具所问问题决定数字大小;在下半部分协商拼音(这可是很重要的,因为有时很模糊的问题,笔仙会用每字的第一个拼音告诉你,如果你与它的波长相近它甚至会把每个字都拼出来给你)。
3、需要两个人,因为每次请笔仙几乎都不会一样(当然也有意外),所以它们的脾气也会不一样,有时候它们只回答主提问,所谓主提问就是两人中右手握笔的那个人,相对的右手握笔的人承担的风险就会比较大,如:丢东西,最近会走霉运。当然你自身抵抗能力很强,自然什么事情也不发生。
4、此时要开始请笔仙了,这个步骤最重要,请各位一定要记清楚,两人双手交叉(手背想内,手掌向外)将笔立在纸上,两人都不要给笔加力,只要保证笔不会倒下就可以了,两只手不要叫手肘,胳膊架于桌上,自然悬空然后主提问口念“前世前世我是你的今生,若要有与我续缘,请在纸上画圈(千万不要念错)然后不听念知道笔动为止,这是你要确定它是否来了你可以问“你是来了吗?”。如果划向是你,可以问“我可以向你提问吗?”然后就看它反映了,各位随机应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