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什么是黄菊模式
 

        所谓的“黄菊模式”,就是针对涉及重大贪腐案件的中共高级人员,对其案情不公开、不逮捕、不判刑,但不许其露面,死后还要对其高度评价。
 

        黄菊家族关系

        黄菊父亲黄凤池(1909年-1982年),母亲金静默(1911年-2001年),共有子女5人,是“德”字辈,黄菊为次子,小名“德菊”。子女分别为:黄德钟、黄德钰(黄菊)、黄德锓、黄德锡和黄德钲。
 

        浙江嘉善县东门大街仍保留着江南水乡的古老建筑风貌,黄菊的老家便是在这条街上的399弄。黄菊的双亲均已去世,老房子现在是由堂哥黄德铭居住。
 

        黄菊的父亲黄凤池是嘉善姚福盛酱园(后改名为嘉善酿造厂)的会计,母亲金静默是家庭主妇。黄凤池毕业于嘉兴一所有名的中学,是当时街上少见的高中生。黄菊小学、初中的同班同学范存孝回忆说,黄凤池对黄菊的学习要求很严格。印象十分深刻的是黄凤池在黄菊小时候便要求他用普通话进行演讲。“黄菊的口才很好,这与他父亲督促他锻炼有关。”
 

        1950年~1953年,黄菊就读于嘉善县立初级中学。黄菊初一时的语文老师胡纪行说,黄菊当时人个头比较小,坐在讲台的前面的位子上,但人很机灵。初中毕业后,黄菊考进嘉兴一中。创办于1902年的嘉兴一中是浙江省的名校,不但培养出黄菊等正要,还培养出茅盾、金庸等著名文学家以及12位院士。和黄菊同一届毕业于嘉兴一中的史轶凡介绍说,当时黄菊在学校里虽并不是很有名,但学习很用功。平时,他还很喜欢唱歌。
 

        3年后,黄菊考上了清华大学。据熟悉黄菊的人士介绍,清华大学毕业后,黄菊留在上海工作。
 

        尽管嘉善离上海比较近,但黄菊现在比较少回老家。黄德铭说,自己已经有20年没有见到黄菊了。范存孝说,黄菊回嘉善扫墓,为了不惊动当地正府,往往是一大早便赶到公墓,扫墓结束后马上回上海。
 

        范存孝透露说,黄凤池于1986年葬在嘉善公墓,当时已经是上海副市长的黄菊给父亲选择了块三等墓地,直到2001年才将墓碑换成了大理石。
 

        社会对黄菊同志的评价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