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这是一个极高难度的转型,想完成这样的高难度任务只有两条路,要么儿子做皇帝,要么女儿做皇后。

  想让儿子做皇帝就只能造饭了,中华几千年历史里无数猛人试过这事,成功率超级的低,臧儿就算想也是白想。那么让女儿做皇后行不行呢?很遗憾,臧儿小女儿年幼,而大女儿已经嫁人了,女婿并不是皇帝。

  悔婚嫁女入宫门

  臧儿悔婚嫁女,让王娡得入龙门

  臧儿的大女儿王娡嫁给了金王孙,并生了个女儿,取名金俗。金王孙这名字听起来挺威风,像个高富帅,但其实是个普通人,他们家既没有很多金子,也不是什么王孙。

  有一年,王娡归宁省亲,在家和母亲闲聊,忽然门外来了个跑江湖的算命先生,此人姓姚,名讳不知。臧儿王娡母女在家无事聊闲,就请姚半仙相面。姚半仙拈须微笑,恭喜臧儿好福气,断言王娡将来大富大贵,之后又看了王皃姁,一样地大富大贵。臧儿很高兴,特意多给了些赏钱,于是姚半仙开开心心地去寻找下一个顾客了。

  姚半仙的说辞本来是很普通的套路,无非是说几句吉利话讨个赏钱,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几句简单的江湖贯口落在臧儿母女俩耳朵里,却真如得了神谕一般兴奋。臧儿和王娡商议了一番,决定让王娡和金王孙离婚,改嫁豪门。王娡于是就留在娘家,再也不肯回婆家了,臧儿叫人带话给金家,要求离婚。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金家人肯定是一头黑线。前几天还开开心心回娘家的小媳妇,现在居然说翻脸就翻脸,不肯再回来了,这是什么鬼?金家很愤怒,不同意离婚。但臧儿王娡母女并不在乎,反正知会过金家了,这就算尽了礼数,你同意不同意是你的事,总之小媳妇再也不会去婆家了。和金家打完招呼之后,臧儿就开始张罗着让王娡改嫁,锁定的女婿人选是未来的皇帝——太子刘启。

  按古人的标准,刘启当时也不算太年轻,身边姬妾不少,怎么会选中一个素不相识的有夫之妇呢?这里就很能看出臧儿的推销能力了。

  臧儿和刘启素不相识,长陵田氏虽然是地方小土豪,但与皇族正朔的身份可差得很远,何况臧儿的女儿姓王,并不姓田,还是个尚未正式离婚的已育少妇,这个营销的难度可想而知。但臧儿却很有信心,她详细了解了太子的情况,终于找到了他的软肋。

  刘启虽然贵为太子,但太子也有烦心事。太子的母亲是孝文皇后窦氏,他还有个弟弟刘武,受封梁王,虽然刘启对母后毕恭毕敬,连皇后身边的阿猫阿狗都不敢得罪,但窦皇后就是宠爱小儿子,她多次公开建议文帝废掉刘启,改立刘武为太子,这就让太子很尴尬了。文帝认为,太子并无过错,岂能轻言废立?皇帝暂时把刘启护了下来。太子谨小慎微,不敢稍有差池,但心中很不安。

  臧儿通过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网,走了一个很曲折的路线,终于和太子见了一面。这位有胆有识的女谋士以犀利的辩士辞锋为太子剖析局势,陈情利害,她让太子认识到,要想将来顺利继位,那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皇孙,而要想有一个好皇孙,就必须要娶一个宜男之相的好老婆。然后她又描述了一个神奇的女子,这个女人貌若天仙,贤良淑德,天生贵相,而且还包生儿子,实在是四万年一遇的奇女子啊!

  为什么太子要这么看重皇孙呢?这不是刘启这个人重男轻女,而是太子这个身份要求他一定要有个好儿子。《明史》里写道,明成祖朱棣曾想废长立幼,改立朱高煦,他以立储的事问解缙,解学士说:“观圣孙!”朱棣考虑到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是个人才,终究没有废长立幼,之后才有仁宣盛世。清代康熙帝在立储问题上也曾犹豫不决,方苞说:“佳子佳孙可保大清三代平安!”于是皇孙弘历成了雍正顺利继位的重要筹码。此类事情在历史上很常见,并不是到明清才有,这是因为皇族大统必须考虑传承问题,若是传承不顺,则会激起很多野心家的觊觎。太子若是有了一个好儿子,自然胜算大增。

  太子当时被臧儿的一番神侃忽悠的有些晕乎,忍不住就想买拐,他问道:“不知汝所言者乃何氏之女也?”臧儿微笑着说:“就是我家女儿。”刘启这时已经被臧儿的能力深深折服,心想这等出色人物的女儿,那必定是不会差的,当然就同意了这桩婚事。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