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领会到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拳势,但是实际上封建王朝的皇帝只是地主阶级的大哥大,地主阶级拥护他,他就能独揽大拳,地主阶级排斥他,他就得大拳旁落。伴随着皇帝起家的勋贵们就是地主阶级的小老大,这些小老大和大哥大的关系既是相互依存又是充满矛盾的,导致历朝历代开国君主和功臣勋贵们的关系就难以处理,有的皇帝处理地比较温和,如宋太祖赵匡胤;有的皇帝处理的比较干脆,如汉高祖刘邦,但是比起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几乎把开国勋贵都处理干净了。具体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明朝开国勋贵势力过于集中和抱团

  老朱同志是在淮西起家的,他最开始的班底基本都是淮西子弟,这些人跟着他一起打天下,到最后功成名就,在团结就是力量的口号下,互相联姻,勾连在一起,形成了庞大的淮西勋贵集团,任何皇帝都不希望自己底下的臣子抱团,一旦臣子抱团,皇帝宝座的风险就直线上升,这是老朱同志不能容忍的。

  二、皇拳与相拳的亘古矛盾

  从秦朝开始,皇帝之下就是丞相最大,国家日常军国大事几乎都是由丞相统领百人来处理,皇帝要想有所作为,必然会想办法削弱相拳,丞相若有拳欲,必然会想着法地从皇帝身上攫取拳力。老朱同志在启用胡惟庸为丞相后,胡丞相當同伐异,联合淮西勋贵集团控制朝正,让老朱同志深刻地感受到相拳的威胁,心想自己如此英明神武都差点着了道,若自己的子孙出一两个差一点的还不得在大明朝出几个董卓、曹操一般的人物。

  三、太子朱标早逝

  原本老朱最中意的太子人选就是长子朱标,和老朱自己暴烈的性格比,朱标就显得更为仁和,这样的品质作为守成之君是相当适合的,并且朱标早年就跟着老朱一起料理很多军国大事,对内对外都很有自己的章法,能力和品性也都得到诸王和诸臣子的信任和推崇,但是朱标却英年早逝,这个时候老朱外面还安排了很多儿子在屏藩中央,如果再从这些儿子中间选择继承人,势必会有其他儿子不服气,也乱了体统,会引发动乱,索性就继续在朱标的儿子中立一位继承人,最后就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但是朱允炆年纪尚小啊,就他那点能力,继位以后还不得给那些勋贵们拿捏的死死的,这就让老朱同志杀心更盛了,不为别的,就为老朱家江山稳固。

  老朱在处理功臣的方式方法是历史中最为酷烈的,动辄成千上万的人因此丧命。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带来的结果就是朱允炆继位以后拿不出来像样的军事统帅来对抗藩王们,结果被老朱的四子篡位自立,这还是看得见的影响,包括后面的土木堡之变等等很多事情其实都和老朱大杀功臣有关联,将帅断代!

  朱元璋杀的功臣都有谁?

  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父子被活活鞭打而死。朱亮祖原是元朝的一员猛将,作战非常勇敢,虽被明军多次俘虏,但从不求饶,誓死不降,一副要杀要剐全凭你处置的劲儿。朱元璋非常欣赏他的勇敢,卫以重任。他曾经参加平定四川的战役,因为擅杀部下,被皇帝取消奖赏。他镇守广东,仍然恶习难改,鞭打当地人员,接受富商贿赂,做了很多违法犯罪的事情。番禺知县道同给朱元璋写秘密材料,揭发朱亮祖的罪行。朱亮祖反咬一口,污蔑道同对他傲慢无礼。对大人傲慢无礼,就等于自取灭亡,将道同判处死刑。朱元璋将朱亮祖父子召到南京,用鞭子活活打死。

  1384年,临川侯胡美因为犯禁被处死。

  朱文正被鞭打而死。他是朱元璋的亲侄儿,坚守江西南昌城85天,阻挡住陈友谅的疯狂进攻,为朱元璋取得鄱阳湖决战的胜利奠定基础。他后来娇纵不法,公然抢夺妇女,玩腻了就投到井中淹死。还割人舌头,残暴不法。还用龙凤图案装修自己的寝室。朱元璋亲自到江西将他逮捕,幽禁于安徽,将他的50多名部下割断脚筋,整成残废。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