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隋朝与秦朝一样,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动乱后,会经过短暂的统一,然后又分崩离析。

  秦二世而亡,隋也是二世而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愚人以为有以下几点。

  急于变革,加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关陇豪族,能够建立隋朝,关陇集团可谓功不可没。隋文帝上位后,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削弱这些士族大家的拳利。

  到了其子隋炀帝时期,又重用江南士子,一时间之间朝廷内部正治斗争更加激烈。一时之间,关陇集团、山东集团、江南集团,与朝廷之间,大有水火不容之势。

  这种深刻的阶级矛盾,一时半会儿肯定是处理不好的。其实到武则天时期才开始慢慢好转!

  穷兵黩武,不惜民力

  隋炀帝继位后,没有看清已经动乱几百年的事实,不惜大耗民力,开发大运河,动不动就搞需要几十上百万劳动力的大工程。

  另外,隋炀帝急功近利,不惜花费大量兵力四处征战。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这种级别的征战势必会需要很多的钱财,因此他又横征暴敛,加大税收,弄的百姓苦不堪言。

  据《贞观正要》记载,隋朝储备六大粮仓,可供时人五十年之用。即使发生饥荒,他也不会施舍一粒粮食给百姓,如此这般老百姓怎么活的下去。

  另外,愚人以为还有一点就是,国家刚好度过几百年的动乱,统治阶层还没回过神。因为见过太多的动乱,他们惧怕自己也会走上被赶下台的老路,所以整个意识还处在小心谨慎,严厉镇压,横征暴敛的意识层面。

  正是由于未来的未知,加剧了他们的担心和害怕,也正是由于这些害怕,加剧了正拳的灭亡,这一点秦朝和隋朝可谓惊人的一致。

  从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到618年隋朝灭亡,共存在了三十九年,是个典型的短命王朝。但是隋朝的历史地位却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盛唐的许多制度都是在隋朝时确立的。李渊和隋炀帝还有亲属关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唐是隋的延伸,正因如此,历史书籍常将隋、唐并称为“隋唐”。隋朝也是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短命的王朝之一。这是一个苦难而又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皇朝。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推行汉化,为后来唐宋汉文化大发展奠定基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7日—604年8月13日)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24年。

  父杨忠,是北周的随国公,杨坚袭位后,迫静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于是改为“隋”。杨坚称帝后,于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朝统一后,社会秩序安定,废除了一些酷刑,与民休息,对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

  604年8月13日(仁寿四年七月十三日),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区城西5公里处)。

  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604年—618年,在位14年。

  杨广,文帝第二子,曾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但在他杀父即位后,杨广过起饮奢的生活,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并频飘旜巡,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困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葬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侧。

  隋恭帝杨侑

  隋恭帝杨侑(605-619年),617年10月—618年5月,在位半年。

  隋恭帝杨侑是隋炀帝孙,杨侑是隋炀帝长子杨昭第三子,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炀帝晚年出外巡游时,命他留守长安。617年10月,李渊自太原起兵攻入长安。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