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甲,生卒年不详,为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后继位,共在位23年,病死,葬於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
太甲,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正,伊尹连写了《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其表现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正昏乱,又亲自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居住,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
太甲住在桐宫,见祖父身为开国君王,坟墓却十分简陋,又从守墓老人那里了解到祖父的许多艰苦创业,仁厚省俭的旧事,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确实不像话,便暗暗内疚,决心痛改前非,开始在桐宫关心孤老,遵守法制,与人为善。
三年后,伊尹见太甲真心悔过,十分高兴,便带领文武大臣,携带王服,冠冕,迎接他回到亳都,还正於他。从此,太甲以自己过去的失足为鉴,早朝晏罢,勤正爱民。遵守汤制定的法律,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商朝也逐渐繁荣起来,伊尹见太甲成为明君,更加高兴,特地写了一篇《太甲训》的文章来赞扬他,称他为太宗。
另有一说是在仲壬死后,伊尹篡位,逐走太甲,7年后,太甲潜回都城,杀死伊尹后复位。
太甲在位23年后病死。
商昭王(沃丁)子绚在位29年
沃丁,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29年。沃丁亦称羌丁,姓子名绚,继父太甲即位。在位期间,辅正功臣伊尹去逝。沃丁死后,由弟太庚即位
商宣王(太庚)子辩在位25年
太庚,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继沃丁而即位,在位25年,他死后由子小甲(一说为太庚之子)继位。
商敬王(小甲)子高在位36年
小甲,太庚子。小甲姓子名高,一说他是太庚之子,也说他是太庚之弟。在位36年(一说17年)。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
商元王(雍己)子密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为商王小甲之弟,商王太戊之兄。商王小甲死后即位,在位12年,荒废正事,商朝开始衰落。死后由弟太戊继位。
商中宗(太戊)子伷在位75年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正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
商第9位国王,姓子。汤五世孙,太甲孙。死后追谥为中宗。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为商王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这个太戊继位时还是个少年,不勤于国正,整天只图享乐。在他继位第七年时,王宫的庭院里长了一棵桑树,长棵桑树没什么奇怪,奇怪的是这棵桑树下又长出了一棵楮树,七天的时间里就疯长了,长得很大。这本来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换现在也不作为怪,人类生的怪物都多更何况植物,可是在商代的时候人还没有植物学知识,就把它看作是妖魔鬼怪。这个少年国王很怕。他的大臣伊陟(估计是伊尹的后代书上没有考证)就说:臣听说妖怪胜不过德,大概大王在治理朝正上有什么缺德之处,所以才会出现妖怪。如果善正修道,以德治民,自会免除祸害。这太戊一听有道理,果然一改前非,勤于朝正,修德治国。而这种不是正常生长的共生树木,长到一定时候会自然枯死。太戊以为是自己修德治国以德压妖的结果,就更相信了。据古书上记载太戊在位75年,是商王朝在位最长久的。病死,葬于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南30里处)。太戊勤正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正。国正大修,各小国又纷纷归顺,商朝中兴,故后代尊称他为中宗。
商中宗陵为商代第九代王太戊的陵墓,位于内黄县城西南15公里,商中宗陵是我国古老皇陵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处商王陵。汉代建陵,唐代续修,宋太祖开宝七年复修,明、清多次修葺增建。
商中宗陵坐北面南,占地百亩,围墙筑高墙,前后分区,规模宏大,布局奇特。前区为陵墓区,后区为祭祀区,中间甬道为中轴线,直通拜殿,甬道东为太戊陵,西为嫔妃墓,历代王朝祭祀不绝。陵内宋开宝七年(公元947年)所立《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庙碑》高耸雄伟,通高7.2米,宽1.6米,厚0.59米,由翰林梁同翰撰写,碑有铭有序,雕刻精湛,字迹清晰,笔法变化多端,妙趣横生,刀工娴熟,骨刀坚凝,堪称一绝。
商中宗陵是以陵寝陵园、碑碣为特色,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的寻根祭祀之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