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相反,他的妻子张清凤则开朗、大大咧咧,有啥说啥。
榆中县青城镇城河村,是高承勇的户籍所在地。如今,已经被建设成一个度假景区,村民们多在此开店营生。
而高承勇所在的高氏家族,是村里最兴旺的家族,曾出过不少进士和举人。
在大家眼里,高承勇的家庭似乎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一位邻居回忆,高承勇中学时成绩不错,还考过前三名,那时他挺孝顺,父亲瘫痪,他一直在身边照顾。另一位高家长辈则称,高承勇曾参加飞行员选拔,但最终落选,给他了不小的打击。
高承勇的两个儿子,也都考上了重点本科,长子如今在国内一家科研单位上班。
沉默之外,他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一是爱跳舞,在当地刚刚流行起跳交谊舞的时候,夫妻俩常往舞厅跑。二是会唱歌,他的一位表弟记得,20年前,他用蒙语唱过歌,但他解释,是跟在内蒙古打工的朋友学的。
高承勇一家,已经搬出去十多年,只有春节、上坟或者关系好的人家里办喜事时才会回来。这一家在村民心里一直面目模糊。
直到8月27日下午,警察来到村里,打开沉寂的高家老宅搜查,村民们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被这个消息震惊的其妻张清凤,无法接受,号啕大哭。
高承勇仅有的两次打架
尽管高承勇留给村民们的是平和之象,但在村里,高承勇也曾动手打过人。
和他关系好的同学张建武告诉记者,在婚后的第一年里,高承勇曾将妻子的眼睛打青,甚至十多天里,一直不理她。妻子戴着眼镜遮住青肿眼睛,哭着找高承勇。
高俊伟向记者证实,高承勇在其大儿子2岁的时候,还和本地的几个年轻小伙子打过一架。那时候,高承勇还在家种地,一个村民在镇上开了一个舞厅。“高承勇是陪着老婆去跳舞的,其间一个年轻小伙子拽了他老婆!两人就打起来了,那小伙子拔出刀向高承勇的腿部捅了两刀。”
张建武也说,此事最后私了,打人者赔了钱。但后怕的是“当时被捅后的高承勇站着不动,直到失血过多而倒地。”
这也是村民的记忆里,高承勇在村上仅有的两次打架。
高承勇请求捐献器人
在记者第一次采访到犯罪嫌疑人高承勇时,高承勇有一个请求:捐献自己的器人。对此专家分析,因为年龄不同,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可能年纪大了之后,会反思、会有良心发现”。
据一位知情者称,“与他(高承勇)接触了不到十分钟。他语气平和、思路清楚,表情自然。杀人的过程在他的叙述中如同手术环节,没有感情色彩。这一天对他而言也许早已演练多次。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作案的时间、地点和过程,并提醒我们如果对外传播,要掐掉容易让人模仿的部分。他说他最害怕的是嗅觉灵敏的警犬,而不是人。”
新闻追问
作案集中在他结婚后?
村民们按照时间推算,高承勇作案是在他结婚之后,那些年里,他一直在家务农,还种过大棚。那时候他家情况不是很好,可以说,同村几个关系好一点的,高承勇是最穷的一个。但是他饭量大,干起活来,也有力气。吃牛肉面那么大的碗,他就着当地的酸烂肉,一顿能吃满满两大碗。
高俊伟夫妻经常会在晚饭后,去和高承勇夫妻玩牌,四人一起打升级。“他特别喜欢养狗,那时他家里有一只大狼狗,很凶的,我每次拿好吃的喂,可就是咬住我的衣角不让进门,直到高承勇出门,狼狗才会离开。”高俊伟说,那时候人吃的肉都没有,但是高承勇每隔几天就去市场割肉喂狗。
为什么专杀红衣女子?
根据警方通报,从1988年至2002年这段时间里,高承勇在白银市作案9起。
白银一度传闻,凶手专杀红衣女子,这让白银市区女性对红色衣服开始恐惧。对于红色,高承勇的同学张建武始终没有印象。“小的时候沉默寡言,长大了还是不爱说话,也没留意他对红色有过何种情结。”邻居高俊伟倒是想起一件事。
“在高承勇的影集中,夹着一个女性穿红色衣服的照片,我问过他,他说是亲戚。”后来,高俊伟也曾证实过,照片上的红衣女子确实是高承勇的亲戚。“那时候问他,只是说很佩服照片上的这个女子,后来听说这个亲戚婚姻很不顺,这对高承勇打击也很大。”高俊伟说,“到底是不是因为这个导致他专杀穿红衣女子,很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