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被美军追踪的“长征3”号攻击核潜艇。
而根据后来的资料披露,水下对美国航母战斗群进行侦察的是“长征3”号(舷号403)攻击核潜艇。该艇是中国第一代091型攻击核潜艇,水下排水量5500吨,水下最高速度25节,拥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鱼-3”声制导反潜、反舰鱼雷等。1986年2月18日,“长征3”号核潜艇在中国黄海、东海训练海域首次完成了连续90昼夜的自持力考核训练航行,总航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其中大部分时间在水下航行,最长的一次连续在水下航行25昼夜,创下了人民海军潜艇远航史上总航程、水下航行时间、水下平均航速、一次性潜航时间的最高纪录。
图片:091型攻击核潜艇视图。
1994年10月,“长征3”号核潜艇进入黄海海区进行例行训练,与美国“小鹰”号航母战斗群不期而遇,当潜望镜中.出现了美国航母的庞大身影,随着是更加庞大的整个航母战斗群,这对中国核潜艇来说也是开天辟地第一回,当时的感觉也是蒙了。对于整个航母战斗群来说,单艇对抗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发现美国反潜机和声纳浮标入水后,中国潜艇便开始转向规避,向渤海方向回航,并及时向基地报告现场情况。
图片:出现在潜艇潜望镜中的美国航母战斗群。
“长征3”号核潜艇向中国领海继续航行,美军“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在后面一直追踪,死死不放。随后的60个小时里,美军战斗群中的驱逐舰及反潜机从各个方向开始包抄“长征3”号核潜艇,并在已经精确定为后,连续进行了7次模拟攻击。而此时接到指令的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也迅速拟定计划,相继派遣了2架歼-7战斗机,2架歼-8II战斗机和2架当年最先进的苏-27战斗机赶到渤海湾,与美军F-14战机和S-3反潜机进行对峙,掩护“长征-3”号核潜艇于29日撤离到基地。记得当年唯一报道过该事件的《军事世界画刊》杂志的说法,当时中国军机对美机发出的警告是“再不离开则往死里打”,态度已经非常强硬,而自知理亏的美国舰机与中国战机首轮接触后,就转向离开。事后,当时还在读初中的笔者专门用水粉颜料画了歼-7与F-14对抗的画作,当然现在看来画得挺幼稚的,但却是那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