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笔者中学时候画的反应当年空中对抗的水粉画。
这场对峙事件最终在72小时后结束。此次事件中,中国091型攻击核潜艇的声讯号被美方采集到了,对我国核潜艇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为此,“长征3”号核潜艇返回港口后立刻开始了大升级,包括使用新型线导鱼-6型鱼雷和从鱼雷发射管发射的鹰击-82型反舰导弹等,新一代效率更高的消声瓦也安装在潜艇艇身上,而更新的093/094等核潜艇的研制进度大大加快,反航母战术提到更高位置。当年11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现在的副总统切尼访问北京,专门就此事与中国磋商,并和中国商量建立"中美海军海上航行双边通报制度",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图片:铺设新型消声瓦后的“长征3”号攻击核潜艇。
而另一方面,则是对发展航空母舰的重视度一下提到非常高的高度。因为在事发的黄海海区,算是离中国大陆机场比较近的海域了,在该区域发生这么严重的对峙事件,陆基航空兵要到60个小时后才准备完毕并飞赴事发现场,而此时潜艇都已经快开回渤海湾了。可见陆基航空兵对海上重大事件快速反应能力的不足,更不要说远海。而当时除了苏-27战斗机外,歼-7、歼-8II战斗机航程不够也是一个大问题。
图片:近年中国海军岸基航空兵装备的歼-10战斗机。
该事件后,海军航空兵地位在解放军序列当中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新型的岸基战斗机、舰载战斗机相继服役,辽宁号以及更新的国产航空母舰巡视海疆的日子已经不远。第一位网友:
我觉得是1994年的黄海对持事件1994年10月,美国海军在未向中国方面事先通报的情况下,派遣“小鹰”号航母,沿中国领海边界巡航,并驶入中国领海,跟踪一艘刚刚完成远海训练的中国海军“汉”级攻击型核潜艇。为此,两军战机一度发生空中对峙,这就是著名的“中美黄海对峙事件